利用导风管"烟囱效应"
解决高大平房仓死角问题试验
随着国家三批1000亿斤新型粮库建成和投产使用,高大平房仓在我国现役粮库中已经占有很大比重,逐步提高仓储科学保粮水平,是我们保粮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.近年来,通过广泛应用四项储粮新技术,有力地促进了仓储技术的进步,规范化,精细化的管理,标志着我国仓储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.但是,科学无止境,仓储工作及科学保粮同样面临新问题,高大平房仓在机械通风和环流熏蒸中死角就是我们遇到新课题.
甘肃兰州小西坪国家粮食储备库是2001年国家第三批投资扩建高大平房仓,2002年6月建成,新增仓容27500T,受西北干燥气候环境充分干燥半年后投入使用.于12月至2003年5月先是在17号仓房分两批入国产混合小麦5500T.2004年10月我们发现仓房四角粮情均有返潮现象,西南角犹为严重.经抽样化验,仓房四角小麦水份由入库时13.2%-14%,增至14%-14.5%.粮温达18℃,较之其它部位高5℃.随即采用离心风机地上笼压入式通风72小时,其它部位粮温明显降低,但四角部位降温不明显.于是,我们在通风效果上作文章.
分析原因,一是四角粮层阻力大;二是经测定粮面风速,四角明显较小;三是气流在粮堆中非线性运动,四角比其它部位有较长通风路径,因此,形成了粮堆通风死角.
如何解决高大平房仓通风死角问题,我们在摸索中寻求答案.由于本试验小组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粮油储藏工作,对遇到的新问题,边学习,边试验,边总结.曾记得十多年前兰州甘草粮库3个2500T半地下仓,先后几次装粮,粮堆发热问题非常棘手,最后采取了打开半地下仓底门和仓顶侧门,气流受"烟囱效应"起到了作用,同时在半地下仓内增设了3个直径为1m的钢筋支架裹沙网圆柱形检查井一直插到粮堆底层,二者相互作用,其结果仓温比地上平房仓温有明显差异,长年处于准低温仓,改善了储粮环境.受甘草粮库启迪,我库在解决高大平房仓通风死角问题上,变检查井为导风管,安装在仓房四角,(靠墙一侧中间可增设一个),在地上笼机械通风中导风管同样发挥着"烟囱效应".
通过在17号仓房试验,在消除高大平房仓通风死角问题上收到了较好成效.在此基础上,我们对现有8个高大平房仓全部配制了导风管.2005年2月,13号,14号,15号仓房在接收2万T进口加麦时,四角全面安装导风管,一年多来,无论在地上笼通风和环流熏蒸中,没有形成死角,减轻了保管难度,使储粮环境得到了改善,储粮一直处于安全状态.